Google I/O | Android L | 開發應用 | ISKYHK
Google 重整科技

早前舉行的 Google I/O,是 Google 年度軟件開發者大會。Google 靠互聯網搜尋器起家,設計極簡潔,但有不少開發人員曾抱怨開發《Android》作業系統的程式(app)太複雜,故 Google 特意在今屆大會解決此問題。

眾所周知,過去數年《Android》在眾多 Google 產品獨佔鰲頭,Cloud、Web 等其他產品難掩蓋其鋒芒。雖然 Google I/O 未能如預期推出《Android L》正式版,但至少展示預覽版滿足開發商;《Android Wear》、Google Fit、《Android Auto》、Android TV 等無不是以《Android》為基礎發展。

過去 Google 給予不少用戶的印象是產品雖多,可惜無論介面設計或應用層面均欠整合。就以《Android》為例,同型號安裝到不同品牌的手機,見到的 app 亦不一樣;除了 Gmail、Google Maps 及《Chrome》深入民心外,其餘不少軟件皆鮮為人知。

筆者領會到 Google 建造「Google 世界」的決心,特意將科技推向生活層面,包括車用系統《Android Auto》,主要功能讓《Android》手機連接車載電子系統用。此外,Google 亦跟蘋果收購的 Nest Labs 合作,汽車駕駛透過 app,將汽車目前的狀況回傳至家中。

近日流行的穿戴裝置市場亦是重點之一。除 Google Glass 外,今年 Google 的穿戴裝置加入了一個新成員:「手錶」,推出後由 LG、三星、摩托羅拉等機構直接化成商品,且推出《Android Wear》開發工具。

《Android Wear》開發應用主要有兩類,手機將「通知」(notification)延伸至手錶傳送,並以卡片的形式,顯示這些通知跟 Google Now 相關的卡片。另一種則是穿戴應用(Wearable Application),穿戴應用跟一般的《Android app》差不多,但由於屏幕小,介面設計也有所限制。

近年被忽略的企業市場亦是大會另一個重點:《Android》將加入《Android for Work》。以往 BlackBerry 是此領域的表表者,Apple 也有相關的應用,但始終未能造出成績;引入《Android for Work》後,個人應用跟企業應用程式將可共存於員工手機中,達到所謂 BYOD 政策的效益,企業可節省硬件採購成本。個人跟企業的應用將互相分隔,企業可設立不同個管理規則,例如限制企業相關文件不可分享到 Facebook 等私人應用程式,企業 IT 部門亦可替這些裝置預裝應用程式。

篇幅所限,重新出發的 Android TV 及《Chrome OS》的發展,其實亦值得大家關注。總結,Google 產品將會對未來人類的生活模式產生變化,相信更數碼化、更智能的生活方式是指日可待。